查看原文
其他

兴趣——孩子成长的自动导航系统

王宏硕 视角学社 2020-08-17

如何教育孩子,想必是每位家长特别是年轻父母们都很关注的话题 。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子女教育那点事儿。





今天的教育,大家都很累。

 

首先是孩子累,各种作业、各种考试、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搞得孩子精疲力尽,疲于应付,不是在上课外班就是在前往课外班的路上。听话,一切都好说,不听话,轻则一顿怒骂,重则拳打脚踢。孩子在家中其实属于弱势群体,几乎没有话语权,家长们貌似很爱孩子,但并不懂如何尊重孩子。

 

其次是家长累,每天起早贪黑,做饭、接送、抢车位、忙工作,还要应对方方面面的压力,一天到晚忙的不可开交,为了所谓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大多花在了各种名目的课外班上,但不幸的是往往搞错了方向,为了报班而报班,孩子成了家庭教育的小白鼠。

 

老师也很累,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版)》调查显示,近75%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老师更是一肚子委屈:连家长都不管或管不了的孩子,凭什么要老师来负责呢?


 

这样的教育日复一日折磨着每一个人,没有人清楚这样做的价值和意义到底为了什么。无论孩子、家长还是老师,都陷入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竞赛中,没有人是赢家。

 

众所周知,现行教育模式诞生于1893年,一百多年来再也没变过。在工业化流水线的学校体系中,孩子们的个性被忽视,学生被当成了具备同样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的“工业化产品”,学校唯一目的就是千方百计把孩子们培养成社会并不需要的考试专业户。

 

从城市到乡村每一个角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观念一代代传承着,年复一年束缚着家长及孩子们的心灵。每天起早贪黑去学校学习自己并不需要的知识。课堂上,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一坐就是12年,小小年纪被牢牢摁在座位上动弹不得,繁重的作业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孩子们用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去学习唾手可得的知识,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学习多么无趣、多么无聊、多么低效啊!人生又有多少个12年可以这样肆意挥霍呢?


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学”下来,孩子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谁又该对他们的人生负责呢?


 

不知您是否看过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六集纪录片《镜子》,片中讲述了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从片中看出,无论是早恋、网瘾还是辍学,在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折射出的往往是一个家族的教育模式。虽然家长们口头上常说别无他求,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但生活中常常以“听话”、“都是为你好”等名义把孩子们控制住了,孩子们得不到家长尊重,更无自由可言,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心理问题和莫名其妙的疾病,还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纪选择了轻生,让父母们痛不欲生。请问,这样的教育是您想要的吗?千万不要忙了半天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不无感慨的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一群生活在洞穴里的人,从出生就在黑暗的洞穴里,他们的腿、手,甚至脖子都被铁链绑着,不能朝别的地方看。他们的后面是一堆火,前面有一堵墙,因此他们只能看见墙上的影子。洞穴人觉得那就是真实的世界,他们不知道这个真实的世界其实就是他们的影子。


一天,一个洞穴人挣脱了铁链,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爬了出去。这个洞穴人猛然意识到,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是如此的狭小,他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不是火光映照的幻影,而是太阳普照下的万物——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大千世界。


洞穴人看到这个新世界之后,就有了一种愿望,那就是重新回到洞穴里,把其他人的铁链砸断,让他们也从这个洞穴里逃离出来,来到真实的世界。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其他人认为这个洞穴人是在扰乱秩序,大家把他打死了。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和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有太多相似之处:家长们早已习惯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内思考,在这个系统中,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和学历,并认为这将最终决定孩子们的人生走向。其实这个封闭系统,与未来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关联,但大多数家长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白白浪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感情,还有孩子们不可逆的人生。

 

虽然上百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来自其他领域的呐喊声、变革声多么震耳欲聋,却还是没有人敢去对这个系统做彻底的颠覆,明明知道应试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不可维系,但还是欲罢不能,家长们不仅把自己局限在了思维定式的洞穴中,更把无辜的孩子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错失了孩子们追随自己内心声音,去探索人生多种可能性的大好时机,使孩子们一个个变成了平凡的普通人。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说:“那些原本可以笑着学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哭着去做呢?”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们生病了要吃药,如果药片没有糖衣,吃起来会很苦,孩子们就不愿意吃,包裹一层糖衣后口感非常好,孩子们就很容易服用。其实,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兴趣就是家长引导孩子们学习的那层糖衣,当孩子们有了兴趣、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哪怕没有家长、老师的引领,孩子们也会主动寻找答案,做到无师自通。

 

让孩子们追随兴趣学习,就像顺流而下的船只,往往事半功倍;强迫孩子学习,就像逆流而上的船只,往往事倍功半。兴趣——是孩子成长的自动导航系统、是促进孩子们学习最宝贵的天然资源,家长们一定要善加利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有目的感的孩子,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和效率。


 

横扫美国数个独立电影节,获奖无数的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讲的就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创新学校HighTech High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开展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真实故事。这所学校绝非任何意义上的贵族学校,生源也并非通过层层筛选出来的精英学生,这所学校为什么会在全球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呢?

 

这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孩子们每天都忙于一些自主选择的特定项目,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展览孩子们废寝忘食。因为做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过程中从来不会有厌学的孩子。为完成自己或团队的项目,孩子们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协作、主动尝试,相互之间是合作而不再是竞争关系。家长真正体会到了孩子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所呈现的不同精神状态。

 

这所学校,放弃了以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跳出了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一半教师由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来任教。教师最核心的工作,是在课程最初的“项目设计”阶段以及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发和协助学生,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自主学习热情,去达成学习目标。起初,家长们充满疑惑地把孩子送到这里,经历了紧张、焦虑、感动和惊喜等各种可能的情感体验。98%的大学入学率和颇高的名校录取人数,打消了父母对这所学校的疑虑。


 

如果说传统分科教学培养的是专家的话,那么项目式学习PBL培养的就是未来社会亟需的创新型人才以及跨界整合的领导者。因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学生要对项目结果负全责。

 

今天,作为一项有着较高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PBL已成为学生与社会无缝连接的重要接口和桥梁,更是孩子们从象牙塔到职场顺利过渡的必由之路。因为企业的使命,就是借助无数大大小小的项目,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托尼·瓦格纳教授指出:“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


 

项目学习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500年前的中国,由孔子创立、王阳明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王阳明在他的著作《传习录》中特别强调“习”的重要性。“习”就是“练习、实践”的意思。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只是知,却没有经过世事的锻炼,终究是不能进步的,只有实践才是硬道理。如果没有实践,听再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项目学习原型源于16世纪晚期意大利罗马的一所建筑师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in Rome),距今约350年左右。当时“项目”的含义是指学院为了培养优秀的建筑师而开展的建筑设计竞赛。这种设计练习与真实的建筑设计一样,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最后完成的时间,也有评判优劣等级的评审委员会。唯一不同的是,建筑设计竞赛的设计任务是虚构的。


 

今天,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项目式学习PBL已在全球很多学校、家庭得到了广泛实践且效果显著,虽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名称略有不同,但内容方法却都大同小异,比较有代表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国学校High Tech High之外还有:全球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芬兰的“现象学习(Phenomenon)”;全世界最好的学前班——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Progettazione)”;1921年创办于英格兰的夏山学校;1968年创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瑟谷学校等。近年来,中国内地也有一大批创新教育探索者在实践项目式学习PBL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与传统教育相比,项目式学习PBL属于纯手工定制的个性化学习,对老师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普通学校很难做到大面积复制、推广和普及,这也正是当下项目式学习PBL在中国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的真正原因。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PBL越来越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喜爱和认可。虽然家长们觉得项目式学习PBL听起来很不错,但总感觉离自己太遥远了。其实,除了学校之外,项目式学习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极有可能来自每一个不同家庭、社区和社会,即:家庭项目学习Family PBL(Family Project Based Learning),正所谓:“学习在窗外、世界是课堂、人人皆吾师。”

 

首先,是在时间上。一年下来,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大量时间其实是在家中,和父母家人在一起;

 

其次,是在资源上。相比学校资源的局限性,家庭、社区和社会拥有极为广阔、丰富的项目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专家资源;

 

第三,作为商业社会的一份子,家长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每天都在同各种各样的项目打交道,是孩子们最好的项目学习教练、顾问和导师;

 

第四,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推开一扇又一扇门,让孩子知道房间有多多,世界有多大,不断给孩子们创造“出轨”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世界、遇到不同的人,激发孩子们探索大千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第五,同商业机构相比,家长不会存有任何商业目的,通过掌握、运用科学、系统的项目学习教学法,引导孩子们螺旋式成长、进步,帮助孩子们不断挑战项目目标、超越人生极限。项目学习过程中,孩子会产生大量问题,会进一步促进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感情会更加亲密,家庭关系也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更加便利,我们的内心却忧思难安。在这个高度发达又异常迷茫的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古希腊时期,供奉着太阳神阿波罗的雅典德尔菲神庙,刻着一段神谕:认识你自己。王阳明的全部哲学就叫“心学”。他认为: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改造世界,要跟这个世界相处,其方法不是向外寻找,而是要向内求,就是改造你的“心”。“心”是什么样子,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你是一切的根源”。

 

在人工智能即将充斥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前夜,我们需要不断让思维越狱、让认知升级,认识自己、优化自己。真正认识到生命内在的无限潜能,才能在未知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告诫我们说: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道歉、伤心、斤斤计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一切稍纵即逝。


相关阅读: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西方通识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真谛——对教育目的最深刻和理性的阐述



作者:王宏硕,原载:未来家长学苑,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欢迎关注APP喜马拉雅电台:未来家长学苑。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